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2015年11月10日19:22:53 星期二

手机黔讯官方微信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 体育 > 正文

加油少年!贵州体育未来之星开启“孵化”模式

多彩贵州网讯(本网记者 付磊)7月14日,贵州省优秀竞技后备人才“选星计划”第一期集训营在清镇体育训练基地开营,第一批海选出来的有竞技运动潜力的体育健儿开启“孵化”模式。他们将接受专业化训练后再进行选拔。

开营仪式

今年5月,贵州省体育局正式启动“选星计划”,提升贵州省竞技体育人才储备和整体竞争力。选拔项目包括耐力型、力量型、速度型、球类、弹跳类等。

“选星计划”面向青少年群体,不限地域、性别和项目,得到全省各地有志于从事竞技体育的“潜力股”热烈响应。

星下基层,发掘有潜力的“后浪”

贵州省体育局打通选材“最后一公里”,组建专家团队分赴市州县及省体校开展现场选星,让人才不流失、不浪费。

弹跳测试

“把‘选星’赛场搬到群众家门口,将优质资源下沉至基层,让具有天赋的运动尽快加入贵州竞技体育这个大家庭。”贵州省体育局竞体处处长曾亚林告诉记者,选拔集中了省训练单位、省体科所、贵州国际康复中心、市州体育部门、第三方专家组等力量。

选星赛场搭在群众家门口

开门又开窗,为“星探”发掘人才培育了沃土。“这是被动到主动的转变。”贵州省田径队教练冯涛告诉记者,以往是通过比赛去找“后浪”,难度大、耗时长,还要有一定机遇,而“选星计划”有效化解人才去哪儿找的问题。

体育科学助力,打破以“眼”识人

与通过肉眼、经验选材的传统方式不同,“选星计划”借助体育科学,对选拔运动员的特长、身体特征进行研判。

“我们通过测量数据,分析运动员的特点,为选材提供参考。”贵州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甘春龙介绍,选拔前为各项目制定指标,目的就是准确反映运动员的天赋。同时,建立后备人才数据库,将周期性测量、分析运动员的身体状态,反映训练成果。

利用体育科技仪器助力选星

贵州省体育局还聘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、北京市体科所、北京市什刹海体校等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,对“选星计划”进行指导,让选材工作更加精准。

“我2年跑坏了5双鞋,大家都说我快。”来自遵义市绥阳县的王荣涛,对能加入第一期集训营,感到兴奋和激动。他说。

入营接受专业训练,成长速度加倍

本期训练营为期6周,将进一步选拔出具备优秀运动员天赋和能力的运动员,表现突出的,将送至国家队训练。

中长跑项目

为期42天的集训中,这些体育健儿们会接受怎样的训练?

“遵循体育规律,科学化、人性化训练,不只是注重强度,还要学会做人的道理。”冯涛告诉记者,第一节课准备给孩子们讲讲自己当运动员时的故事,让大家对跑步有更深的理解,以提高兴趣。同时在训练中狠抓基础,利用专业、规范的训练方式,让他们在技术层面和身体素质有所提升。

引体向上

看到小师弟小师妹的加入,贵州省田径队运动员骆涛开心且由衷羡慕。“‘选星计划’让他们能尽快接受高水平训练,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。我也会发挥传帮带作用,帮助他们快速成长。”

“我想像苏炳添一样为国争光!再苦再累也不怕。”面对集训,王荣涛表示自己已经做好接受挑战的准备。

 来源:多彩贵州网  责任编辑: 三石天下

  • 微笑
  • 流汗
  • 难过
  • 羡慕
  • 愤怒
  • 流泪
相关新闻
广告
广告

合作联系邮箱:qianxun162@163.com